Maria Luisa Poumaillou 因癌症去世。这位以优雅品味和準绳眼光称著的巴黎时装店Maria Luisa老闆娘, 自上世纪90年代便一直培育了不少设计师, 像新锐时期的Alexander McQueen、 Martin Margiela、 Nicolas Ghesquiere、 Rick Owens、Riccardo Tisci等, 令他们早年在事业发展的阶段能有面向消费者的曝光和销售平台。
对於亚洲人来说Maria Luisa 是一个熟悉的名字, 曾几何时她位於巴黎Rue Cambon的时装店是时尚达人的必访购物点, 以寻找一些独特的欧洲小众独立设计师品牌服饰。又曾几何时她与时尚集团Sidefame合作在香港利园商场开店, 她亦亲自来过香港好几次, 令我有幸与这位法国版Joyce Ma碰过面。
可惜全球时装零售业在2000年後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, 品牌由集团经营, 扩张产品系列和全球版图, 扎大钱打广告和公关宣传战, 亦倾向巨无霸的商店, 务求令品牌植入每一个人脑海中以扩阔消费层。加上近七、八年的互联网爆发, 全球还流行网购, 令不少知名的高端时装购物网站兴起, 真是全球时尚一体化。 盛行於70至90年代的高端时装精品店注重独特、罕有和个性化设计是风光不再。 Maria Luisa 在巴黎和香港的实体店也在几年前结束了, 只留下巴黎网店。
她的离世令我不无感伤, 虽然彼此只是一面之缘, 却想起Maria Luisa 生前曾说: 「奢侈是一种态度而不是品牌, 它贵乎於自由、罕有、独享和格调。 在大衆化消费的世界裏, 价格通常由包装和广告来决定, 而不是其製造工艺的精妙。」更令我勾起许许多多在那个仍然追求优雅和独特个性美的80和90年代时尚回忆。 我们可以为了欣赏一位时装设计师的作品 ( 记住是作品而不是罐头速食产品, 前者带着非一般的创意和精湛的工艺。) 而千方百计努力去膜拜和拥有, 亦可以因为发现某位不知名设计师的傑作, 购买後而沾沾自喜, 不会追求制服化的人有我有, 而是你不懂我懂! 这就是昔日精品店时代常强调的独特品味和眼光, 无论店主和顾客也如是, 令我们那一代人对美丽精緻的东西份外讲究和追求。
不过, 地球不停在转, 美好老日子总是这样无声无息地消逝。香港的Joyce Ma 八年前退出了时尚圈, Joyce Boutique已非当年的Joyce, 如今巴黎的Maria Luisa亦离世, 统统彷彿是一个时代的终结, 另一曾举足轻重的精品店伦敦Browns和时装教母Joan Burstein还好吗?
Instagram : http://instagram.com/janicewong831/